突發的新冠疫情
是大疫,是大戰,也是大考
疫情中涌現出眾多的可歌可泣的英雄
是中華民族的脊梁
......
國家興亡,匹夫有責
一、思政第一課
10月14日下午,學校黨委書記李胡同志在階梯課室為全體教職工講授了主題為"學習偉大抗疫精神 踐行新時代強國使命"的"思政第一課"。
李胡書記圍繞主題,通過三個問題:透過戰"疫"的烽煙,我們看到了什么?與戰"疫"同行,我們學到了什么?直面未來的"戰場",我們應該怎么做,結合抗疫英雄的真實故事,為全體教職工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課。
二、透過戰"疫"的烽煙,我們看到了什么?
透過這場戰"疫",我們要看到黨的領導始終是戰勝一切艱難險阻的"關鍵核心";要看到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始終是實現強國復興的根本之路;要看到依靠和發動人民群眾始終是一切工作的"制勝法寶";要看到沖鋒在前的共產黨員始終是緊要關頭的信心信賴;要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已經指日可待。
李胡書記回顧百年來,我們黨在應對和化解各種危局和困境中不斷走向勝利;回顧疫情發生以來,習總書記高度重視,親自指揮、親自部署,并親自到基層一線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的過程。這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、密切聯系群眾優勢,讓我們真切感受到,正是有了中國共產黨這個領導核心,社會集中力量辦大事有了主心骨、有了方向感,有了向心力,這場疫情是助推器、是清醒劑、是一筆寶貴的財富。
三、與戰"疫"同行,我們學到了什么?
我們懂得了什么是愛國。李胡書記回顧了抗疫期間,火神山、雷神山醫院的建成、海外華人心系祖國紛紛支援、普通的放羊捐款獻出綿薄之力、全國人民聽黨指揮,步調一致。一場疫情,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力量。
我們懂得了什么是英雄。李胡書記動情的講述了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院士、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院士、張定宇院士、陳薇將軍的事跡,他們不畏艱難、不辭勞苦、非常時期挺身而出,勇擔使命,像一束光照亮我們找到出口的路。
我們懂得了什么是責任和擔當。李書記表示,在新的歷史征程中,我們都應該從中找到自己的影子、位置、責任和方向,堅定一心報黨報國的不懈追求和赤膽忠心,首當其沖,努力奔跑,不負韶華,切實擔起強國重任。
四、直面未來的"戰場",我們應該怎么做?
談到我們應該怎么做時,李胡書記表示:只有具備過硬的本領,才能挑起責任的擔子。有為才有位,成功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,比如世賽金牌獲得者的成功,背后都艱辛,是實力,沒有過硬的本領,是挑不起這個擔子的。
最后,李書記與大家共勉道:我們要學會與英雄對話,向英雄學習,練就過硬本領,讓我們通過學領會,和我們自己的工作銜接對比;我們要與時代同行,同時代對話,補短板,顯優勢,把我們如何高質量發展體現出來;我們要有廣闊的國際視野,學會與世界對話;我們要陽光、自信、學會與自己對話。
擬稿:魏焱
攝影:魏焱、彭小虎
初審:范欽明
復審:李曉紅
審核:傅東偉
審批:李胡